福建海峡银行驻村干部林舜:村民联名请求留任,他的魅力何在?

走进位于永泰县东北部的丹云乡翠云村

一幅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美景映入眼帘

这里古树苍天,翠竹成海,云雾缭绕

有“只在此山中,云山不知处”的意境

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着养蜂,过上“甜蜜生活”

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或旅游,或休憩

犹如一幅“富居春山图”

1534150184840072531.jpg

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年轻人、有劳动能力村民都外出打工,全村剩下老人50人左右。

作为昔日的贫困村,翠云村的美丽蝶变离不开福建海峡银行外派驻村第一书记林舜等村干部的努力。自2015年7月担任永泰县丹云乡翠云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林舜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不仅为翠云村引入了大量资金“活水”,同时也为翠云村发展献计献策,带领贫困村实现美丽蝶变。

如今,在驻村即将结束的时候,村民们联名写信强烈请求林舜同志继续挂职。第一书记到底有何魅力,让村民们如此不舍呢?

村庄有新貌:告别旧颜,迎来旅客

翠云村倚靠天台山山麓,海拔约700米,山峦叠嶂,绿树成荫,年平均气温16度左右,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村境内资源丰富,树龄达几百上千年的古树有近千棵;村内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庄寨——和城寨,置身于苍翠的云海之中,宛如一颗耀眼明珠。

1534150184857041326.jpg

虽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受制于村经济形式单一,村民思想守旧,养殖种植户零散,经济效益不高等因素,村里经济一直没有发展上去。

1534150185450042811.jpg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三年前,带着这一特殊情愫,林舜花费三个月时间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同时悉心请教乡干部和村干部,并与海峡银行第三、第四批驻村扶贫干部进行深入交流,频频“取经”,最终制定了《永泰县丹云乡翠云村三年(2015-2017)发展规划》,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确定翠云村以生态旅游经济为发展定位,重点培育发展休闲、度假、避暑、农家乐等周边游项目。

村里修建了一座“乡愁亭”

 

翠云村设立的“海峡农家书吧”

产业基础薄弱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三年来,林舜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带领翠云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立面改造,修建垂钓区木栈道、休闲亭等基础设施;设立“海峡农家书吧”,提升乡村景点文化气息;同时,启动和城寨的保护与修缮工程,充分发掘、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让乡村旅游景观有看头、文化有来头。

致富有新路:借助乡村旅游,拓宽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强、农村美,关键还得农民富。翠云村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断开发农业、农村新功能,摸索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云之巅客栈

 明确发展生态休闲避暑养老这一发展定位之后,林舜带领大家将闲置的小学改造成云之巅客栈,青灰砖瓦的学校元素让这里显得更加古香古色。“云之巅客栈的诞生,是我们致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避暑、养老胜地做出的一次尝试,大大提升整个村庄的游客接待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村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游客来了可以带动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林舜说。

 1534150444443081959.jpg

游客在永泰县丹云乡翠云村游览

对此,林舜还带领大家成立“永泰县云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翠云农民哥”牌子,为村民搭建对外销售农场品平台,把村里的能人吸引到合作社来,为乡村发展助力,目前合作社成立养蜂、养羊、家禽工作组,统一对农副产品质量把关对外销售。

林舜(右)向农户了解生产情况

2015年至今,林舜共为翠云村争取到各项扶贫帮扶资金628万元;为村民在海峡银行永泰支行争取利率优惠的“小康贷”信贷资金25万元;发动海峡银行员工为村民销售蜂蜜、鸡鸭等农产品,销售金额约92495元。

1534150445013083291.jpg

福州市慈善总会向翠云村交付23.5万元扶贫助学善款

在林舜等翠云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翠云村被列入我省首批省级传统古村落,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生态旅游业正不断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林舜被永泰县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驻村期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在驻村即将结束时,翠云村许多村民联名写信至乡政府请求留任。林舜称,“这是村民对我扶贫工作的肯定,更是村民对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