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防范“温情关怀” 警惕天上馅饼
一、案例详情
钟女士退休赋闲在家,某日被亲戚以“凑数”为由拉去参加了一场“塑形健康养生”活动。活动中,主办方不但提供免费餐食,还提供抽奖获取礼品的机会,钟女士感到十分开心。举办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钟女士,这样的活动他们公司每周至少举办一次,后期还有免费旅游等项目可以体验。尝到甜头的钟女士遂放松了心理防线。不几日,工作人员向钟女士推荐该公司新推出的养老型理财,声称可获得高额利息。钟女士便将自己的存款全部投了进去。半年后的某日,钟女士再去听课时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这才发现自己已上当受骗,多年积蓄付之东流。
二、案例启示
老年人群体获得信息渠道相对较窄,投资知识及防范风险能力也较为薄弱,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下陷阱,一步步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1.小利诱惑:不法分子利用免费聚餐、赠送礼品、组织旅游等手段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课程、讲座,为后续诈骗活动的实施创造条件。
2.打感情牌:不法分子往往“动之以情”,逢年过节热线不断,天气变化常嘘寒问暖,定期家访时甚至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同就医,通过“糖衣炮弹”骗取老年人的信任。
3.虚假承诺:对投资理财型诈骗,不法分子往往承诺低风险、高回报,以高额返点利诱老人投入资金,部分养老保险产品甚至保证全额报销医疗费用。以上这些卖点满足老年人在投资、医疗方面的需求痛点,但实际上均属于虚假承诺,根本无法兑现。
三、风险提示
1.老年人面对免费送礼、诊疗、旅游等活动要提高警惕,须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事出反常必有妖,不要因贪小便宜吃大亏。
2.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明白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选择正规合法渠道进行投资,注意辨别企业资质和项目真实性。
3.遇事不要轻易下决定,特别是涉及大笔资金,更要避免头脑发热,要多与配偶、子女沟通,征求家人意见,以免遭受财产损失。